1. 首页>财经 > 财经

御方扶元茶多少钱一合(糖尿病不好治)

作者:李书明
2022-03-27 08:36
财经

疾病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确立帝制,到清末宣统帝被废,皇帝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132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皇帝们总数多达400余位。

他们自命天子,富有四海,被称万岁,然而除去非疾病死亡的100人(包括自杀和他杀,亦多患有身心疾病),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因病死亡的皇帝比例占了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他们中的大部分是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疾病的高发群体,甚至一人身患数病,被恐惧症、神经衰弱症、腮腺炎、慢性前列腺炎、虚劳疾、肺结核、高血压等等恶疾缠身。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而皇帝作为专制等级社会的核心地位,“疾病控制他们的身体、心理,进而改变历史,影响人类文明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疾病的历史,可以称之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皇帝的“富贵病”——糖尿病。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糖尿病又称消渴

糖尿病并不是什么罕见病,自古被称为消渴症。

早在公元前四百年,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皇帝内经·素问》及《灵枢经》中便记载过“消渴症”这一病名,并对其病机症候已有初步的论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黄帝内经》

这是对消渴症的最早记载。

《素问·气厥论》还指出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如渴,欲饮水,尿多的症状,“奇病有消渴,皆上消也,多饮而渴不止者也”、“溲便频”。

而史载第一位消渴症名人,便是司马相如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提到司马相如,不得不提到汉武帝。武帝即位后,尤亲信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彼时司马相如以《子虚赋》《上林赋》文采为武帝所赏识,被封为郎。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上林赋》

实际上,司马相如明白,武帝虽然亲近却只把自己当弄臣,故并不积极争取任职,只以辞赋之长侍从武帝,常托病不出。而这里所托的病,大概指的便是消渴了。根据《说文解字病疏下》描述的症状,“其人一日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相如口吃而善着书,常有消渴疾。”

不仅如此,唐代李商隐亦在诸多作品中多次提及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一事,如《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以及《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因司马相如字长卿,因此后来的人又称消渴为“相如病”或“长卿病”。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封禅文》

汉武帝听说司马相如病情越来越重,担心这位大才子若亡故,家中的书稿会散失,就派人去司马相如家把藏书收存宫中。可惜晚来一步,司马相如已咽下最后一口气,使者只带回了司马相如遗书《封禅文》。其文高瞻远瞩,政治格局宏大,武帝阅后拍案叫绝,深感痛失一位人才,于是将《封禅文》奉为圭臬,并在八年之后,也就是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式举行封禅大典。

遗传的糖尿病

无独有偶,汉武帝可能也饱受消渴症的困扰。

这个一手创建了“汉武盛世”,史称“冠于百王”的皇帝,开拓了整个汉朝最大的版图,还是史上第一个“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贤君。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汉武帝

然而其晚年时期却变得昏庸无能,求仙问道,一心寻找不老仙丹,在64岁时还弄出历史上有名的政治事件“巫蛊之祸”,认定儿子戾太子刘据妄图夺权篡位,甚至杀妻弃子。

缘何有此疯狂之举,后来的史学家们各有推论。然而这里要说的是,武帝的糖尿病亦是重要原因之一。

这不是空穴来风。有史为证,《藏经》二卷十四至十七页,详细记载了汉武帝罹患消渴症,病危转安的医案。

据载,武帝晚年生病,口干善饮,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周身乏力,形容枯槁。御医处方六味地黄汤,不治反重,患病后的汉武帝意志消沉,精神“恍惚不定”,且有“恐怖症”症状,群医束手。

结合尿毒症患者常常思维混乱,无法集中注意力,易产生幻觉,情绪不定,易怒,甚至性格行为大变,会由一个温和的人变成一头暴躁的“怪兽”等现象,我们大胆推测汉武帝当时已经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尿毒症(糖尿病恶化后出现的肾衰竭)!

后来西域匈奴王得知此事,特遣使者来奏表,呈献塞外土番治疗消渴症秘传神效验方。帝令御医调配,服之半年,竟至痊愈。武帝龙心大悦,免匈奴每年贡礼,并遣使赐赠珠宝,将药方列入宫廷医案,并于御花园内刻石版碑文,后人谓 “石碑古方”。

而说到武帝的消渴病,不得不提到他的爷爷,汉文帝,也就是刘邦的儿子刘恒。史书上汉文帝刘恒崇尚节俭,废除肉刑,创下太平盛世,与他的儿子景帝,合成文景之治。然而这位皇帝亦只活到45岁便撒手人寰。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汉文帝

关于他的患病和驾崩,《史记》记载其崩于未央宫。也有资料记载,他得过痈、脓疮,一个叫邓通的宠臣,为文帝吸允疮上的脓(《史记·邓通传》“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这其实类似于现代的引流技术,还有口水的消炎作用。

结合现代认为消渴常并发痈疽之说,我们推断汉文帝大概也有不同程度的消渴症。而究汉文帝痈、脓疮发病之源,则又要追溯到他的父亲刘邦。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汉高祖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上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疾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曰:‘疾可治。’上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史记·本纪·高祖本纪》)

汉高祖刘邦在黥布叛乱时,抱病带兵征剿,作战中受了箭伤,平叛后伤口不愈、溃烂以及感染,伤势日益严重。吕后请来名医为之医治,医生说可以治,但刘邦听口气知道自己不行了,便把医生骂走了。最后的结果是汉高祖受伤半年之后,驾崩,“高祖仰与榻,因癃大喊急而溺不出,后死!”

癃,最早呈现在《黄帝内经》,其意思是小便不畅,排尿受阻。而伤口不愈及排尿受阻等等症状,足矣让我们怀疑刘邦是因患有消渴糖尿病而死的。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根据此病的遗传倾向,这份“甜蜜的负担”一直困扰皇帝家族,刘恒、刘彻得此病也不难解释了。

糖尿病是绝症么?

武帝死后二百多年,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消渴“三多”症状进行论述,他将古方载入医案,提出以“肾气丸”进行治疗,较《内经》又向前一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但似乎并未载有治愈案例,以至于消渴成为一项“绝症”,汉代亦流行“有女不嫁消渴病”之说。

直到隋朝,亦未曾有良方可治愈消渴症。根据《古今医案按》中记载,隋炀帝也患了消渴病,并且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表现。“隋炀帝服方士丹药。荡思不可制。日夕御女数十人。入夏烦躁。日引饮数百杯而渴不止莫君锡进冰盘于前。俾时刻望之。”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古今医案按》

隋炀帝每天口干舌燥,要饮水数升,排尿数升,渐渐形枯骨立,于是下旨诏太医诊治,未果,于是太医们一个个有去无回,都被隋炀帝斩了。

不过隋唐以后,对消渴症内在病机和生痈疖、目疾的有机联系的论述更趋于完备。隋代甄立言已经发现了消渴病的尿甜现象,他在《古今录验方》记载“消渴小便至甜”,其后千余年中,此种记载不断。

隋朝的巢元方已经发现了消渴症易生痈疽,“其病多发痈疽”。至于目疾,刘河间亦有论述,曰:“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痈,痤,疿之类。”与现代认为消渴常并发痈疽和目疾之说,完全符合。

孙思邈还在所著的《千金方》中提到糖尿病患者不要伤及皮肉,“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成痈疽。”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孙先生已经注意到消渴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了,他提出,“消渴病者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不如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意思就是,得此病者,要戒酒、戒色、戒贪吃,如此,不吃药也能自愈,反之,则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也。

可以控制的糖尿病

而最早确诊和控制糖尿病情的医生亦出于唐——王焘。据载,王焘的父亲便身患消渴病,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疥疮,且手脚麻木,“虽然食多小便多,渐消瘦”。王焘照料父亲生活起居,亲尝父亲小便,其味如糖似蜜,恍然大悟此为消渴症。

于是他翻遍各朝医书,遍访民间及宫廷名医,终于找到治疗消渴病的有效药物,父亲的病情得到控制。他于是将这些经验写进《外台秘要》一书,“消渴者……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服药须至“候小便得咸苦”。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外台秘要》

王焘还认识到饮食、起居与病症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注意事项:“此病特忌房室、热面并干脯,一切热肉、粳米饭、李子等”,这与现代对糖尿病患者的限食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到了宋元,《圣济总录》认为三消均为一症,病机治法无异,所谓三消,是指上中下三方面的临床症状而言,故谓:“原其本为一,推其标有三”。然而,宋朝也并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宋朝诸瑞章《卫生宝鉴》曾记载消渴病人“足膝发恶疮,致死不救”。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圣济总录》

明清以后,医疗实践的发展,对消渴症的认识也更加明确。如明代赵献可曰:“三消之症,总由煎熬既久,五脏燥烈,能食者,必发胸疽背痈,不能食者,必发中满臌胀, 治者不必分上下,概用清肺滋肾之药。”将三消症合为一症,同时指出,“若过用寒凉, 恐内热未除, 中寒又起”,扩大了治疗方法。

清代医家著述百种,在明代基础上有一些发挥。“确然审是命门火衰,然后可用桂附。”“补肾水真阴之虚,泻心火燔灼之邪,济心中津液之衰”。而清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898年,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年份——江南儒医白鹤子调制消渴古方治愈了慈禧的糖尿病。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医学博士侯明邦医师(著《华佗医学》《汉医糖尿病学》等书)发掘此宝贵御方,并穷十数年之精心研究与临床实验观察,证实该御方确能根治久年糖尿病。本医者慈怀之心,公开其中滋肾紫蚧膠之药物组成验方。即为上图中所示↑↑↑)

据载,太后有疾,多饮多尿,御医诊断为消渴症,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太医院召集宫中御医会议,大学士徐桐告之石碑古方传闻,于是奏请昭告天下,寻求昔日汉武帝“石碑古方”,珍藏者赏以千金及御赐御医官职。江南儒医白鹤子珍藏古方多年,揭榜入宫调治太后,经数月,太后凤体好转。于是此方重新载入“清宫医案”。其药物组成之详细解释载于鲁南著述之《清宫廷医集续篇》。越明年,适逢庚子国乱,宫室付之一炬,古方再次失传。

为何得糖尿病

中国皇帝们不仅拥有古时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还享有当时最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按理应该比普通人更健康更长寿,可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中的多数人寿命都很短暂,而且疾病缠身,大多数还是消渴症的多发人群之一。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缘何如此,古代的医生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病因:

1、饮食所伤,缺乏运动

俗话说“病从口入”。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便指出:“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如果孙思邈和王焘见到杜甫,一定会感慨其“自作孽不可活”——他自曝有消渴症,“我多长卿病,日久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同元使君春陵行》),然而从不节食,还因吃得多而欣喜(“加餐可扶老,食廪慰飘蓬”),此外还喜欢把甘蔗汁当解渴饮料(“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璎无谢玉为缸”)……这样的饮食爱好,在医生眼中大罗神仙也难以救治了。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杜甫如此,更遑论穷奢极侈的皇帝,他们有条件养尊处优,“饮食则温淳甘脆,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煖,燂烁热暑。”从历史电影《慈禧太后》中便可略见一斑,几十个厨师侍役,餐餐要为她烹饪烧煮出这么一大桌饭菜。如此营养过剩,无疑增加了糖尿病的概率。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2、五志过极,情志失调

这与皇帝们所处政治地位有关,他们“以一人而率天下”,通过一系列制度与政治机构稳固地操控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刑法乃至文化诸方面,自然思虑多、压力大,身体免疫力降低。

《灵枢·五变篇》曰:“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削肌肤,故为消瘅。”刘河间亦曰:“夫消渴者……或因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之所成也。”即所谓“煎熬既久,五脏燥烈”,亦能导致消渴症。

3、性欲不节,肾虚精耗

早婚和多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皇帝的妻子据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然而事实上远不止这些。殊不知,汉代枚乘《七发》“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枚乘《七发》局部

正如孙思邈曰:“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总与……肾气虚竭……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严用和亦曰:“消渴之疾,皆起于肾,盛壮之时,不能自保……遂使肾水衰竭,由是渴利生焉。”均指出性欲不节,肾虚精耗,液竭肾燥,亦为病因之一。

4、嗜服丹石,损伤津液

直指方曰:“自肾消而析之,又有五石过度之人,真气既尽,石势独留,阳道兴强,不交精曳,名曰强中。消渴,轻也。消中,甚焉。强中,则毙可立待。”沈金鳌亦曰:“或服丹石以恣欲,久则真气脱而热气盛。”

5、禀赋不足,体质柔弱

《内经·五变论》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饥,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削肌肤,故为消瘅。”指出消渴症多发于素禀不足,体质柔弱的患者。

皇家有病知多少

实际上,皇帝可能不仅仅是患糖尿病,而是一人身兼数病。

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第五次东巡途中。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秦王伟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出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又患有支气管炎,所以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好似豺狼。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秦始皇

后来由于政务繁重——每天批阅奏折30公斤,又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当时,秦始皇正准备渡黄河,没想到癫痫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本就不堪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整个人陷入了昏迷状态。第二天,当车赶到沙丘后,赵高、李斯才发觉秦始皇早已死去多时。

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宋代皇帝们成为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疾病的高发群体,并且多种合力加重了他们的病情:宋太祖建国初年,除了有恐惧症表现,还有神经衰弱症,宋光宗也是如此。宋仁宗少年时患过腮腺炎,中青年因贪恋女色出现了虚劳疾,晚年出现高血压,脑血管等疾病症状。宋英宗即位后,出现恐惧症症状,后死于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宋太祖

宋神宗既有高血压表征,又是脑血管患者。少年即位的宋哲宗脾胃虚弱,营养不良,去世前两三年又患上了结核病,同时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数种疾病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最后不仅不能进食,还咳痰咯血,吐逆不止,消耗致死。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宋神宗

宋高宗赵构为康王时,出使金营患上恐惧症,建炎年间因惊吓出现继发性阳痿,晚年因脑血管疾病被医官误用良剂而亡。宋宁宗既患精神发育迟滞,又有消化不良的症状等。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宋高宗

明代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1427-1464)是得了石水病而亡。中国传统医籍如《内经》描述石水病病人“腹大如箕,腹大如翁”,其实就是现代医学上的腹水。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明英宗

清朝嘉庆皇帝颙(永)琰是死于高血压、心脏病和急性肺水肿。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清嘉庆

皇帝有病,格外难治。他们也一直在努力,更多时候是求助神仙、炼制丹药,然而所有的皇帝都没能够战胜皇帝病(大概是方法不太对)。

实际上,按照《内经》所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未病先防”,意思也就是说,管住嘴迈开腿,坚持锻炼,保证睡眠,保持心态平和,便能杜绝大部分疾病。小主们估计要疑问了,别忽悠人,这不就是最稀松平常的保养法么,怎能治疗各种“绝症”?然而事实即如此!

糖尿病不好治?!御医给出降糖秘方

虽然简单,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坚持做到呢?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障碍疾病,即血糖(葡萄糖)升高,接着从尿液中流走,所以尿里有糖。

若病势控制不好,日后就会引起并发症,如全身性的病变,如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视网膜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糖尿病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年龄等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具体讲,与过多地摄入总热能、脂肪、碳水化合物,少运动,营养过剩有关,故有人谑称为“富贵病”。

目录auth下缺少key.txt,请前往官网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