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前段时间,李白上了热搜,因为有人问:
“李白一生游山玩水,说走就走,他的钱从哪里来?”
众说纷纭,但有一句话很好,“千金散尽还复来”,何等自信壕放。
这样的自信气魄,也是大唐的气魄。
唐,就是中国。
在一千以前,“唐”就是通行世界的执照。唐僧西行取经,自我介绍就是:“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
以前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唐僧总要加个东土。后来知道,东土,是唐朝的气度。
在中国五行中,土位中宫,是万物的中心,日出东方,东是万物的起始。所以“东土”二字,就是天下中心之国,也即是中国。
东土大唐,华夏中国,这是一个令人心生向往的时代。
无论你来自何处,长安有你容身之处
长安大,有百万人口,比西方拜占庭都城大7倍,比巴格达城大6倍,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城大能容,中西汇聚,处处可见外来事物,无论你是西域来的商人、使臣,还是自南北上的唐人,无论是你是何种饮食习俗,何种宗教,长安都可以接纳。
唐人接纳了胡人饮食之风,不拘繁文缛节,更享受食物本身,酒肉带给他们乐趣,尤其是酒。
李白是文人名士,但十分豪放,不拘小节。酒肉是生活的快乐,他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喝上一斗酒,挥笔写就诗百篇,然后直接在市上酒家酣眠。
唐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凝结在那缕酒气中。生活的乐趣,不仅在文人雅事,也在最普通的尘俗烟火里。
等到上元灯节时,长安处处华灯初上,人影攒动。
在长安的西市,一个穿着紧身低胸的波斯女子在挑选中国首饰。一个来自和尚在酒肆吃着胡饼,他自日本来大唐,是为研习佛法。甚至能看到阿拉伯的留学生与中国人在讨价还价。
东市店铺装修也有异国情调,在东土,你能看到希腊的缠枝卷叶忍冬花纹样。东市商铺很多,之前有场大火,烧了24行,就烧了4千多家店铺。而整个东市足足有220行。
有人说:“外域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封建文化已然衰老没落,相反,是因为它正在高度繁荣,具有充分的吸收力和消化力。”
盛唐有此魄力,正是因为这开放大气的气象。
人们活在这样的自信的城市里,心中不狭隘,既能接纳新来的事物,也能被这个大城市所接纳。
唐朝不歧视女性,更不歧视胖子
唐朝,是一个女性可以当皇帝的时代。
武则天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在她的影响之下,女性得到了空前的自由。传言说,武则天身体圆融,体态丰满,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便是按照她捐脂粉钱,按照她的模样开凿。
唐朝并没有狭隘地认为瘦为美,胖为不美,而是各自有各自该有的美感。所以当我们看到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时,会惊叹于这些丰腴圆融的女子,娉婷袅娜,显示不一样的美态。
她们穿着沙衫,头戴牡丹珠玉,步履轻盈,走着小碎步,髻前摇摇晃晃,手拿着纬穗在逗宠物狗,小狗朝跟着纬穗跳动嬉戏。
在唐朝,美是被大胆赞美的,不仅如此,人是有婚姻自由的。
唐代女子可以自由恋爱,追求爱情,甚至主动离婚改嫁。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这样的包容极为可贵。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句话就是唐朝的离婚协议《放妻书》的内容,“......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不仅如此,唐朝律法还保护着协议离婚,即和平离婚,《唐律疏议》中记:“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这是个封建时代,但在女性问题上,却早已有现代文明的拂晓之光。唐朝是唯一一个觉得,美是能被自由赞美的时代。
唐诗,是唐朝人的眼睛
有人说,唐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花季。因为从魏晋到初唐,汲取了大量外来文化,终于。所谓艺术就像花一样集体盛开了,唐诗是最绚烂的一朵。
唐诗,是唐朝人的眼睛,人们用诗来感受人间与四季。
杜甫在春夜里,看到了无声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白居易却在夏夜,看到明月照白霜,“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王维隐居终南山,在一个刚下过雨的秋日黄昏,他看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而在最彻骨的冬天,柳宗元看到了千万孤独,“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唐诗不仅是唐人的眼睛,留存至今,也成了我们的眼睛,如今重读唐诗,仍能够感受唐时的四季,恍若眼前。
唐人能看到四季的美,恰恰也是因为心的开放,不局限在一间陋室里。心打开了,眼睛也就打开了。
大唐外交官玄奘西行,用了19个春秋,走过了138个西域国家,从印度带回来了657部佛经,160粒舍利,7尊佛像。
当他把大雁塔修起,把经书存放好,开坛将佛法之后,佛教真正地融到唐朝人的生活里。
鲁迅说过,唐人没有狭隘观念,在面对外来事物的时候,绝不介怀,自由地学习,快乐地使用,竟像是把人家俘来的一样。
所以,面对不同的宗教文化,唐朝人心无芥蒂。因为他们知道:东土大唐,能容万物。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